共讀好處

促進兒童身心、大腦、語言發展
周育如老師將0-3歲共讀歷程分為

  • 翻書期
  • 圖片期
  • 故事期
  • 對話式共讀
    每個階段有不同的共讀技巧,對孩子反應有適當的期待,才不會覺得挫折,也才能享受共讀。每天與孩子共讀十分鐘,就會有很好的效果。研究發現不按牌理出牌的爸爸,共讀時豐富的玩法,可以更促進孩子認知的發展。

孩子不專心?其實是父母不專心

學前閱讀123:寶寶閱讀的關鍵問答|親子天下 (14:53)
當父母指著圖片上一個大象,孩子卻在看角落的瓢蟲,這時候是誰該follow誰?父母一定要把孩子的注意力抓過來,而可以也去指著瓢蟲形容:對是紅色點點的瓢蟲,share attention,這時候孩子就是專心的他討論他正在關心的東西。

讓孩子看滿看久

繪本的字很少,父母常的唸完字就翻下一頁,但其實寶還在觀察圖片,圖片上還有很多有趣可看的細節,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一起觀察,到他們想翻頁再翻。頁數也不用一定要照順序,跳著翻也行。重點是讓整個共讀經驗是輕鬆有趣的,爸媽的音調可以比平常再高一點,用鼓勵孩子的語氣。

對話式共讀(最終的理想,無法一蹴可及)

學前# 閱讀123:寶寶閱讀的關鍵問答|親子天下(36:08)
什麼時候孩子可以開始對話式共讀?爸媽一開始先照唸故事書,直到一本書重複看重複看,他可以重頭看到尾不跳頁,看到他可以開始跟其他人說:「來爺爺我唸這個故事給你聽」的時候,才可以開始進行對話式共讀。可以做:開放式問題(你喜歡/不喜歡什麼,為什麼,在注意什麼),情節預測、回想,故事蓋起來回想情節、圖片細節回想,再回過頭看書,再做延伸討論,跟生活作連結,然後互動實作(一起和媽媽跳舞)。